“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这首家喻户晓的军旅歌曲在四十年间被无数人传唱,是几代人的回忆,歌曲中的“小白杨哨所”是位于中哈边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塔城巴尔鲁克山脚下的塔城地区裕民县塔斯提哨所。为弘扬先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金沙集团3354cc“忆峥嵘岁月,续时代薪火”社会实践队于2月2日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小白杨戍边文化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
扎根边防,蓬勃向上
在80年代,有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名叫程富胜,他回家探亲时将哨所战士为国戍边的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鼓励他好好干,别想家,还让他带了十株小白杨树苗回哨所种上,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于是程富胜就把树苗栽在营房边。由于这里气候恶劣,风沙大,小树苗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相继死去,只存活了一棵。
战士们非常珍惜这棵小白杨树,由于当时生活条件艰苦用水困难,战士们的生活饮用水都要去远在一公里以外的布尔干河挑水。战士们洗脸、刷牙时不用香皂和牙膏,将水积存下来给小白杨树浇水,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小白杨树终于茁壮成长。
追寻援疆足迹,感悟西迁精神
走近哨所,“卫国戍边无私奉献”一行大字十分醒目,在小白杨戍边文化纪念馆的照片长廊上,我们看到了战士们如何扛着水桶提水、如何围在一起植树,这些老照片既讲述了“小白杨哨所”的由来,也使我们感受到了锡伯族人民伟大的西迁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官兵脱下戎装,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与此后陆陆续续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支边援疆大军共同汇入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洪流中,与伊犁各民族先行者们共同建设着美丽家园。他们就像伊犁大地上的白杨树,不惧艰险、不择环境,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1983年夏,著名诗人、词作家梁上泉来新疆边防部队采风,为“小白杨”事迹所感动,谱写了歌曲《小白杨》,1984年八一建军节那天,阎维文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庆“八一”文艺晚会上,第一次将《小白杨》唱了出来,激励了千万戍边战士。塔斯提哨所,从此被称为小白杨哨所。此后,“小白杨”就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则成了边关将士的精神家园。
如今枝繁叶茂的小白杨,陪伴了一批又一批战士,在他们的精心浇灌下,更多的白杨树在大漠扎根,连队在黄沙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三十多年前,军旅歌曲《小白杨》唱响大江南北,影响了几代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实践队员与程富胜(左二)合影留念
在小白杨戍边文化纪念馆,实践队员有幸见到并采访了程富胜,他提到:“现在我们的国家安宁稳定,作为大学生,你们要把所学用在建设国家上,为国家多出一点力!”程富胜鼓励实践队员要勤俭节约、勤奋好学,争做建设伟大祖国的新时代好青年。
锡伯族同胞从东北到西北,万里迁徙,扎根祖国边陲,世世代代忠诚履行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克服困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新中国成立初期,八千湘女上天山;三线建设时期,百万青年去西部……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一批批有志之士满怀热情,带着一身本领奔赴边疆,用无悔年华写就人民幸福的华彩篇章,我们要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小白杨精神传承下去!
文字:党三多、穆易欣
图片:党三多、穆易欣
责编:王斯妍
审核:范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