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简介
朱继宏,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长期从事飞行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际合作重点、重点研发计划、型号预研等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研究成果为长征系列多型运载火箭结构系统、新型战斗机翼面结构系统、高超声速飞行器整体结构系统的研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邓稼先青年科技奖、钱令希计算力学青年学者奖、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各1项,国际学术奖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担任航空学报等三种国际期刊编委、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技术审查专家等职务,2021年度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
1.求学经历
问:继宏老师,您好。您是金沙集团3354cc1999级的院友,当时金沙集团3354cc还叫教改班,2002年正式更名为金沙集团3354cc。作为学院的杰出院友,请您回忆一下您那时在学院的求学经历,以及对您影响最深的事情和收获。
答:难忘的事情非常多。我上学的时候教改班(原金沙集团3354cc)的班主任、辅导员都是学校退休返聘的老教师或者老干部,他们对西工大的感情特别深,对学校的了解也十分透彻。当时我的班主任是陈历喜老先生,辅导员是王智勇老师,大学四年两位老师不仅对我们的生活、学业十分关心,还时常给我们讲西工大的历史和人文,他们对我们的育人观念接近于对孙辈的教育方式,既带着关爱又带着严厉。可能是已经退休的缘故,两位老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教改班的工作上,我作为班干部对此深有体会。记得我们头两次开班会,陈老师都是参加的,为的就是看班干部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之后陈老师也会经常来指导我们。陈老先生的严格要求还体现在学生的入党工作上,他经常把“要将真正的新鲜血液吸收到中国共产党里”作为他党务工作的信条,不仅要找每一个想要入党的同学反复谈话,反复看思想汇报,反复教育,严格甄别其是否具备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
教改班配的任课教师都是各个学院最顶尖的老师,这些老师水平高、个性强,令我印象较深的是讲授线性代数的徐仲老师,身形消瘦、满头白发,但丝毫不影响说话的沉稳,上课时的板书可以从黑板的左上角写到右下角,推公式从头推到尾,好像他上课就从来没有停顿过,在这过程中就能感觉到他内心很强烈地要将很多知识传授给我们。刚开始好多同学听不懂,但慢慢地接受了这种讲课方式后就发觉徐老师的水平太高了,所以大家上了研究生以后,选的最多的还是徐仲老师的矩阵论。其次就是教授我们大学物理的王彬老师,我留校当老师以后,她还经常做教学督导来听课。她的上课风格是只要有同学听不懂她就会再讲一遍,十分耐心,直到所有人都听懂。以及带我们大学物理实验的李恩普老师,因为实验仪器有限,他把全班分成十几组,导致他每次上课都要把每个实验讲一遍,讲完之后还要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把实验做出来。经常有同学到凌晨1、2点都没做出来,李老师就一直陪着做,毫无怨言,晚饭就吃冷饭,同学们问:“老师,冷饭能吃吗?”李老师说:“冷饭才香嘞。”还有我们力学的支希哲老师,支老师的特点是每次上课前先点评学生的作业,从优良到特特差,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是带我们大学英语的辛柯老师、蒲冬梅老师、李健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教改班英语课程要求高,所以几位老师还都自愿兼职做我们的班主任。
正因为教改班配的所有老师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以能给教改班上课为荣,学生的素质高,而且教改班只要有一门挂科就分流到专业学院,所以大家只要不上课就都在上自习,不学习还会有负罪感。我们当时的学分要求230到280不等,远高于现在的水平。即使这样,到了大三、大四同学们还会挤出时间在宿舍搞点小发明、小制作,比如自己做单片机、编软件,这都是当时班上的良好风气。一是爱学习,二是爱动脑,既充实又锻炼人,也为我们研究生阶段打下了良好基础。
当时教改班的分流率非常高,大概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大家在这种压力非常大的环境下一起成长,感情反而格外的好,就好像曾经在一个战壕里面打过仗一样。即使研究生阶段都分散到各个专业学院,教改班也在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直到要参加工作才感觉真正的离开了教改班。
2.成长感悟
问:您是国家级人才,先后做了机电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发展规划处处长,您在科研、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想请您谈谈您这一路的成长感悟。
答:就是“不忘初心”,在教改班的求学经历让我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我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且在自己专业有所建树的人,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做管理,我都会想每件事对国家、对学校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我就会很踏实。主要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努力去做。我从教改班毕业差不多20年了,记得我是2002年3月3日就明确了要跟着张卫红院士做科研,当时张院士才刚回国没几年,我就加入了他的团队。我们团队中也有很多从教改班出来的同学,大家因为同样的教改经历和学术追求走到一起,这么多年也都在为国家重大需求做着自己的贡献。
问: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答:我是大一一进来就在想,这跟教改班刚开始没有专业背景而是给予学生更多可能性有关,如果不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就会没有归属感。我们经常说什么专业什么专业热门,可是等读完本科4年、研究生3年之后,再读完博士,热门专业还是不是依然热门?还是要聚焦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看十几年后的国家需要什么,各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而且,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学科都是交叉的,那么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多学点东西扩充知识面才是硬道理。
3.学生培养
问:您不仅是学院的院友,还是学院的荣誉导师,您能再谈谈对学生培养的理念和心得吗?
答:我自认为不是一个苛刻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相对宽松的。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确定感兴趣的科研方向之后,团队会结合自身的发展给予大方向的指导。我还希望学生早一点具备基本的英文写作和计算机能力,鼓励团队的学生们经常举办沙龙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丰富社会阅历,实现科研能力、演讲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希望每一位同学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历练,成为个人研究领域中的专家,为自己贴上一个行业内的专属标签,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科研成果。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我希望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投身于国防事业或是基础研究、创新创业还是海外发展?这个问题需要反复思考、实践才能明确的。但是,目标明确之后,不懈为之努力,肯定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4.建议寄语
问:最后,请您给学院和目前在院的同学们一些建议。
答:对于金沙集团3354cc的在院学生,我的建议就是希望他们不要闷着头去学习,一定要抬起头。第一,了解不断发展的世界,以及自己心仪专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前沿在哪里?所学的知识未来能用在哪里?很多事情不是一味地依靠老师,而是需要自己摸索。第二,了解国家、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了解身边的老师,了解金沙集团3354cc在学校的定位,从而确定自己的定位,要多多思考。第三,审视自己,简而言之就是明确目标并为之行动。一个是目标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说我究竟要什么?问题导向是我现在还缺什么?经常问问自己,然后做好每一天的科研工作。
对于学院来说,首先,亟需加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工大基因。教改班时期因为代课教师都是学校的老教授,本身对学校就有很深的感情,工大基因也会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学生,他们通过讲授国防科技,也在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新的时期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学生身上根植军工文化、工大精神。其次,金沙集团3354cc从1985年到现在已经有37年的历史了,许多经验已经被专业学院吸取、借鉴了,那么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创新就变得尤为必要。要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思考学校未来20、30年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再创新。最后,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调动各个专业学院共同建设金沙集团3354cc的积极性,比如学院需要什么资源以及需要各个专业学院如何投入?建议学院可以联合多个部门出台激励机制,更多、更好的与各学院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