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毡织就民族华章,歌舞音乐闪耀文化自信

发布日期:2024-02-22 浏览量:

一方水土,衔三山跨两盆;一条大道,从长安到罗马;一阕歌谣,在一代代人心中萦绕回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为讲好非遗故事,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2月,金沙集团3354cc“守护民族根,璀璨非遗魂”实践队前往新疆吐鲁番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走访当地群众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传承非遗之魂。


锦绣纹样描绘民族自信

在新疆人们使用毡制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从穿衣戴帽到日常所用,羊毛毡都是新疆农牧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最具代表性的是维吾尔族花毡,2006年作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羊毛毡纹样图案丰富,色彩鲜艳,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及文化底蕴,有着极高的人文及艺术价值,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广为流传。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罗布泊楼兰遗址的出土文物中有约公元1世纪至3世纪时的毡帽,而这以后,新疆出土的毡片、毡靴等更是不计其数。实践队员通过考察各式各样的民族特色羊毛毡,以及采访非遗传承人的方式,了解羊毛毡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维吾尔族羊毛毡

维吾尔族羊毛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居室内目光所及之处都要精心装饰,羊毛毡是进行居室装饰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羊毛毡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蕴含了维吾尔族人民基于历史传统的文化观念,充分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是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精华。

羊毛毡的出现应该早于任何一种毛织毯,早在三四千年前,新疆先民就发明和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广泛使用。制作一块羊毛毡远比想象的要困难,其工艺步骤主要有拣毛、开毛、染色、图案设计等。

色彩斑斓的羊毛毡

实践队员有幸采访到羊毛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吾吉阿西木·吾舒尔和他的儿子。吾吉阿西木·吾舒尔从英吉沙县来到吐鲁番市制作羊毛毡,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如今,他仍然工作在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线。他说:“从雪白松软的羊毛到牢固耐用,纹样丰富的花毡,这中间需要经过多重步骤,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手艺,这也是我做了一辈子的事情,每完成一幅作品,我都由衷地感到幸福。”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羊毛毡逐渐消失。新疆城乡居民大多已搬进新居,也不再需要墙围布、炕围布,彩印花布在维吾尔族生活中的用途正在减少,在市场上已乏人问津。对于该现状,吾吉阿西木·吾舒尔对实践队员说道:“我很心痛,但我在用我毕生的技艺,努力让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我的儿子将来会接我的班,他会做得比我还要好!”说话,吾吉阿西木·吾舒尔看向他的儿子,满眼都是自豪和骄傲。

羊毛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采访完毕,实践队员深有感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类智慧、历史文明和辉煌成就,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我们应积极参与到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工作中来,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多样性,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非遗舞步迸发民族火花

那孜库姆,一种新疆舞蹈,它起源于吐鲁番,流行于鄯善、托克逊、哈密等地区,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是著名的“十二木卡姆”的组成部分。那孜库姆舞蹈动作具有自由、活泼、乐观、诙谐的特点,不论是即兴动作还是竞技性的表演,都非常引人注目。该舞蹈不同于激昂豪放的刀郎舞,却有刀郎舞的粗犷奔放气势;不同于欢腾跳跃的夏地亚那,却有着夏地亚那的高亢激昂;那孜库姆独特的蹲步,与维吾尔民族其他民间舞蹈相比更具喜剧色彩。实践队员通过主持2024年英买里村迎新春节联欢晚会,欣赏民族特色表演,感受在民间的非物质遗传文化,了解到维吾尔族这一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买里村舞者

关于那孜库姆这种舞蹈的起源,民间有多种版本。最令实践队员感到生动有趣的是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位善良美丽的仙女叫那孜,为了追求幸福真诚的爱情,她冲破重重的阻力来到人间,小伙子们便用各种幽默夸张,诙谐风趣的动作博取她的欢心。在这次联欢会中,实践队员有幸观看到了两位舞蹈演员帕丽旦·买买提和阿依仙·吐尔逊对那孜库姆的生动展示。两位舞者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天赋,表演极具感染力。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对英买里村三位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小姑娘进行了采访。下图中间的可爱小姑娘麦迪娜·吾斯曼说道:“我特别喜欢跳舞,我从小深受妈妈的影响,许多舞蹈动作是我妈妈教给我的,每次听到音乐,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舞蹈。”在实践队员两边的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克里比努尔和艾丽米努尔,姐姐克里比努尔提到:“我和妹妹就是彼此的镜子,我们干什么都在一起,一起睡觉,一起上学,一起跳舞。”所以有人说,维吾尔人会走路时就会跳舞。

 

实践队员采访合影


非遗乐器弹奏民族力量

在《非遗里的中国》新疆篇里,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托布秀尔时说道“一把琴响遍天山南北,两根弦演绎草原心声。”托布秀尔,是中国北方古游牧民族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造型美观,声音铿锵有力、优美浑厚,其表演形式多样,可以单独演奏,可用来为民歌和《江格尔》等说唱长诗伴奏,还可以为蒙古族的萨吾尔登舞蹈伴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中广泛流传。

多种样式的托布秀尔

在新疆伊犁尼勒克县科蒙乡的实践中,实践队员则学习了非遗乐器托布秀尔,并采访了托布秀尔非遗技艺传承人布加·山登

实践队员与托布秀尔非遗技艺传承人布加·山登

托布秀尔承载着蒙古族民族史、文化史,用音乐传达着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通过布加·山登奶奶的讲述,是蒙古族里唯一能够将《托布秀尔十二音律》完整弹奏并传承至今的人,今年已有87岁高龄,弹奏托布秀尔已有82年,她的一生都在弹奏托布秀尔。“每次托布秀尔的声音响起,天大的烦恼都会忘掉。”布加·山登奶奶说着,拿起一把托布秀尔弹奏起来,听着布加·山登奶奶的弹奏,有种山河辽阔,天空湛蓝,心灵和草原白云一样高远的感觉。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非遗技艺的坚守与传承。2013年1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额日登木特教授带着学生前来采访布加·山登,其拍摄的有关托布秀尔的纪录片在内蒙古电视台《索依乐》栏目播出,该节目广受好评,激发了众多青年音乐爱好者对于托布秀尔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极好的非遗文化宣传作用。

 

实践队员在登山奶奶家学习托布秀尔

道道尔吉·古兰和多尔吉·图勒古尔是科蒙乡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在科蒙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面对全县青少年开办非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活动——托布秀尔免费培训班。多尔吉·图勒古尔同时也是该培训班的教学老师,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孩子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托布秀尔的演奏、弹唱技能,从而发扬、保护文化遗产,这些孩子们也能够从中发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实践队队员也有幸参与到培训中学习托布秀尔,亲自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实践队员在培训班学习托布秀尔

中华民族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赓续着历史文脉,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共同体记忆的贮存器,内存了具有民族特质且样态丰富的文化内容,凝聚了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如璀璨的星辰,以各自的光芒照亮中华民族的文化苍穹。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达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

一捻捻,搓出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步步,跳出美好生活的希冀。实践队员于实地探访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沉与博大。新时代的青年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要怀揣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用现代的理念和知识,去守护、去传承瑰丽的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心与古老的艺术同频共振,让传统之花在我们的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这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担当。



文稿:张铄蕊、芭尔娜·依马尔、传佳保、阿英·玉洁、宋晓雪、传佳保

图片:芭尔娜·依马尔阿英·玉洁

责编:玛尔哈巴·阿合买提

审核:范翔